[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加长版”的寒假,作为准教师,该读哪些专业书籍,迅速提升自己,以适应未来教育的挑战。
这个寒假,我想为大家推荐两本硬核好书——《致教师》和《未来学校》。这两本书的作者是我敬爱的导师,当代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我的两篇书评,为大家导读。
相信真诚满满,干货满满的两本好书,一定会为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你,打开思维天窗,领悟到不一样的教育世界。——苏静
“生命就是书写一个故事(叙事);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有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从事教师职业就是把教育作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来展开与书写。”新教育实验强调生命应“保持一种思与诗的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叙事”。——苏静(《改变自我,改变世界——基于新教育的教师生命叙事个案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朱永新:构想《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生命因为关怀而多情。在当下教育类书籍排山倒海,廉价“心灵鸡汤”大肆横行的时代,能够读到像《致教师》这样一本真诚至性的书实属不易。拜读朱永新先生的文字由来已久,时常沉醉于他所热爱的新教育世界。而他清雅文字背后所蕴藉的悲天悯人的赤子情怀,更有着熨贴心灵的温暖。他的新作《致教师》,是一本耗时三年,精心为一线教师答疑的书信集。书中所涉及的问题,是从数百封教师求助信中精选而出,每个问题都关乎一线教师的切肤之痛。而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先生将“新教育元素”润物无声地渗透于文字之中,从理念到方法,从案例到解析,精准适切,轻舞飞扬,为一线教师打开了一扇新教育视野下观照自我,激发潜能的明丽天窗。
毋庸置疑,《致教师》的基本立场致力于一线教师现实问题的解决。朱先生不仅关注教师之事,更关注教师之心,教师之魂。他孜孜以求的,便是通过对教师日常事件的洞悉,完成对其心灵生活的引领,最终达至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在朱先生看来,教师的尊严与幸福构成了教师生命关怀的两个维度,而教育的本真目的或者说根本指向,就是要唤醒教师“为人师者“的尊严感与幸福感。因此,对教师生命的关怀,其实质就是对教育价值的确认与维护,从而激励教师勇于从现实的困境中找到生命发展的方向,唤醒蛰伏的教育激情与内力。因此,“成为教师的理由”、“具备好教师的慧眼”、“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构成了整本书的四大核心主题。而这四个主题,恰恰对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层面,即内外动因、专业视角、生命朝向与终极愿景,体现出清晰的理论层次与严谨的逻辑结构。而每个主题对应的回信内容,则直观地体现出朱先生对教育世界的独特理解,对教师人格姿态与生命样态的深刻关怀。因此,无论面对新手教师的职业迷茫,资深教师的职业倦怠,还是优秀教师的职业瓶颈,卓越教师的终身发展,以及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的教学管理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朱先生都能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细看每封回信的主题:“如何寻找人师?”“如何在压力下坚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如何让领导认可自己的探索?”“如何应对自己不如学生的困境?”……其间无不渗透着对基层教师的关爱及对教育现实的思索。每封回信,朱先生都基于教师的切身感受和立场,视教师的尊严和幸福为对话的根本价值指向,细致幽微的感性表达与绵绵不断的理性话语交相呼应,将问题的阐释与观点的论证融合其中,发人深省。例如,在解答一位老师“如何寻找人师”的困惑时,朱先生籍由这位老师刚刚读完的《曼德拉传》一书,以《为自己赢得心灵的自由》为题,鼓励这位老师以曼德拉为师,满怀对教育的爱与热忱,去寻求心灵的大自由。朱先生结合着曼德拉伟大的一生,总结出曼德拉对待自由的看法,即“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这样的表达对于读者和求助教师而言,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慰藉。诚如朱先生所言:“当你无法改变社会,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而只要你真正地去改变自己,其实就是在改变别人,就是在改变社会。”强烈的问题意识伴随着深刻的现实关怀,朱先生始终恪守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良知,以饱含其中的对教育幸福和教师成长的不懈追求,为自己的教育理想赋予了高贵的精神底蕴,同时为教师探求教育本真,实现生命整全点亮了一盏澄明心灯。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先生一直倡导“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此,在《致教师》中,新教育理念所折射出的思想性与生命性自然交织,不仅融合了当下教育应有的生命关怀与生命诉求,同时传递出一位内心丰富的教育学者生命的温热、赤诚与坚守。和其他教育实验不同,新教育空前关注教师成长,将教师的生命叙事,即“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路径。它强调生命应保持一种“思与诗的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叙事”。新教育基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其中,专业阅读被喻为“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其旨在于通过阅读优秀书籍与伟大人物和高尚灵魂对话,汲取智慧与力量;专业写作被喻为“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其旨在于真实的记录教育生活,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价,不断发现问题本质并着力解决,以提升教师的思辨力。“专业发展共同体”被喻为“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其旨在于打破教师间隔阂,形成对话传统,以促成教师团队的共同专业发展。所以,在《致教师》一书中,朱先生非常注重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实战方法的运用,对教师问题进行阐析的过程中,随时凸显“三专理论”的潜在影响。例如,在回答“如何进行专业阅读”时,朱先生以“站在大师的肩膀之上”为题,从理念到方法做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和分析。首先,朱先生重新解读了陶行知先生的“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的观点,他认为这件大事便是“看风景”——自然的风景和精神的风景。“行万里路,是为了看自然的风景;读万卷书,是为了看精神的风景。腿不能够到达的地方,眼可以到达。”朱先生继而提出了“三历观”,即学历、经历和阅历。这阅历便是阅读的经历。朱先生认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朱先生将教师的人生境界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做了如下阐释:“你在教室里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鲜活的教科书,都会透露出你人生境界的气息。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也许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进而以新教育教师阅读地图为导向,以新教育阅读研究所的推荐书目为依托,对教师的专业阅读进行具体实用的方法指导。最后,朱先生以台湾高希均先生的名言鼓励教师:“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将阅读的意义与人生的境界诠释地深刻温雅。而书中新教育榜样教师的案例分享、新教育理念与具体项目的方法指导,更让迷茫中的一线教师醍醐灌顶,看到教师作为“志业”的神圣之光。
以色列的智慧之王所罗门曾经说过,人的一生要有三种朋友才算完美。其一是“保罗”,即人生导师和精神偶像,随时指点迷津,让人充满安全感和方向感;其二是“巴拿巴”,即知心好友,亲密无间,毫不设防,让人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其三是“提摩太”,即超级粉丝,满心虔诚,忠心耿耿,让人充满存在感和成就感。而细读《致教师》的字里行间,则真切地感受到于一线老师而言,朱先生便是这三类朋友的完美合体。首先,作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毋庸置疑,朱先生是千万教师心目中的“保罗”,他的新教育实验,始终将教师的生命引领着“朝向明亮那方”。其次,他又是不折不扣的田野教育者,与一线老师同甘共苦,休戚与共,是教师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来自民间的教师心声,毫无保留,向他倾诉。而他的回信,也充满了“巴拿巴”的坦率与质朴,他静静聆听,温柔以对,言辞恳切,急人所急。他的建议与策略,举重若轻,字字玑珠,与谈笑风生中化解了教师的千般愁肠,万般无奈,其心之诚,其法之妙,令人茅塞顿开,畅快淋漓。所以,他才能在每封信的开篇处真诚地写下:“谢谢你的信任”“首先,我要向你致敬”“我理解你的心情”“首先,我要为你喝彩”“我理解你的两难选择的处境”这样温暖和煦的文字,在落款处从容地署名“你的朋友朱永新”。最后也是最打动人心的,朱先生还是一线教师虔诚地“提摩太”,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视每位普通教师的辛勤付出。他用心聆听,全息感受,由衷地表达着自己澄明的敬意。他情愿把自己放的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所以,当他提到教师的“生命原型”时,既会出现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大师,也会出现郭明晓这样出身草根的新教育“榜样教师”。而对于后者,朱先生甚至会更加不吝笔墨,不吝赞美,全然以超级粉丝的无限热情为其摇旗呐喊,以此激励千万平凡教师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与此同时,朱先生又是一个理性的“提摩太”,他对榜样教师的生命叙事有着独特的理解与体察,并以此引导求助教师做出适合自己教育人生的心灵选择。例如,在回复求助教师遭遇职业困境,渴望生命成长的数封信件中,朱先生始终认为,生命只有经历苦难,才能达至对生命本真的深刻理解,才能在生命历险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精细与幽微。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伟人,仁人志士往往成为后世的生命原型,在最初的生命价值的理解中释放着无形却无以伦比的巨大能量,激励生命走向自身的成熟与崇高。而这些生命原型的力量,也在无形中活化了历史的生命痕迹,渗透进今人的血脉中,成为生命最终的价值皈依。因此,新教育的教师生命叙事,实质上便是寻找生命原型,实现从“人之为人”到“师之为师”的生命整全与职业幸福。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人说,《致教师》在朱先生浩如烟海的学术著作中,是一本典型的解惑之作,此言不虚。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更是一本传道之作,所传之道至少有三。其一为“路径”。很显然,《致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高效的实践方法和现实路径,使教师因此踏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可能。其二为“规律”。基于新教育的独特视角,《致教师》重新梳理和阐释了某些教育教学规律,使教师得以重新认知自我,定位人生,寻求成为“新教师”的门道。其三为“境界”。《致教师》于朴素中彰显大道至简的人生哲学,自成高格,为涵养教师心性,孕育开阔的生命气象营造了一方大象无形心灵场域。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想,朱先生是真正懂得一线教师的,所以才能写下《致教师》这样充满人性光辉的美好之作。他的懂得,让中国教育有了光,“让无力者有力,有力者有爱”。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算不得煌煌巨著,却以刻骨的真实与坦荡,让中国千万教师洞悉到新教育梦想下的朗朗乾坤。世人或许容易理解朱先生一路逐梦的艰辛,却未必能够领悟先生艰辛背后所达至的境界。诚如朱先生所言:“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他的温厚与善良,他的使命与担当,注定为中国教育留下一抹生命的鲜亮。
对整个人类而言,教育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的存在样态,直接关乎运行其中的生命个体的价值走向。作为教育的主要场域,学校的存在形式,无疑影响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教育目标的理解与建构。所以,当一本书冠之以《未来学校》的题目时,乍看上去,或多或少地带上了某种预言的味道。而真正细读下来,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太有意思的书。因为掩卷凝神,居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时充盈在我的内心。一方面,有一种莫名的紧迫感,感觉到未来已来,触手可及。因为作者笔下所呈现的未来学校,俨然已经以某种样态和程度存在于当下的教育时空,而绝非单靠一己想象构建的空中楼阁。它的必然发生,让作为读者的我心怀忐忑,大有“时不我待”的紧张与压力。而另一方面,伴随着紧迫感的,又是一种瞬间的顿悟和释然。因为作者的笔触始终轻松凝练,娓娓道来,内在逻辑清晰缜密,诚如他自己所言,“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专著。……但本书需要影响的最重要的群体是普罗大众,而不是专家学者。……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都是对的,但我保证,我说话的态度是严谨的。”所以,作者所呈现的,是普通读者对未来学校最直观的期待;所阐释的,是普通读者对未来学校最可能产生的疑惑;所指明的,又是普通读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育现实选择中,应持有的理性判断与目标导向。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未来学校》都不失为一本关乎现实的书,它指向未来,又链接当下。对读者而言,它制造了适度的压力与动力,又缓解了过度的紧张与焦虑。强烈的问题意识伴随着深刻的人文关怀,严谨的逻辑论证辅之以清新的语言表达,是本书带给读者的直观感受。全书的核心概念是“未来学习中心”。“今天的学校将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是作者对未来教育趋势的预判。因此,整本书围绕着读者对“未来学习中心”最关注的的八个核心问题,即学习中心的存在样态,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家庭定位和政府职能八个方面,展开系统的论述与阐析。为了让普通读者便于理解,作者将问题的呈现方式做了最亲民的表述,即“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学习中心,谁来学?学习中心,谁来教?学习中心,学什么?学习中心,怎么学?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作者也尽可能地用亲身经历和鲜活案例加以佐证,使每个问题的答案都脉络清晰,简明易懂。每个大问题自成一章,每个小标题又环环相扣,是对大问题的递进式解读。透过全书,作者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未来学习中心”的全景式画卷。首先,作者对未来学习中心的存在样态(即“长什么模样”)进行了具体描述:没有教学楼,没有固定教室,没有校长室,既可以在社区,也可以在大学,没有统一教材,没有学制,全天候开放,混龄上课,没有统一考试,优秀的培训机构也有可能纳入未来学习中心……一言以蔽之,“未来的学习中心不再是孤岛,而是彼此连接的环岛。”“只要是学生需要的课程,就允许他去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各个学习中心的课程,经过认证机构的认证或者学习中心的许可,可以互相承认,互换学分,学习中心将不受时间、空间、机构的限制,时时处处提供各自的教育资源,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全天候的学习。”在提出观点的同时,作者还对未来学习中心的理想样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指出未来教育中心之所以“应如此”,原因有三,即“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唯一场所”,“学习要回归生活”,“以知识为中心,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三点都是基于教育的内在因素,而非互联网类的外部因素。可以说,未来学习中心是对教育本质深入理解后的必然产物,也是基于对人性价值与诉求深入探索后的合理存在。其次,对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学生主体(即“谁来学”)和教师主体(即“谁来教”)的呈现结构,作者提出了“混龄跨界”的学习者将与“智能机器人教师”、“独立教师”并存的大胆预测。作者认为,在未来学习中心,少年儿童既可能跟父母辈甚至祖辈成为“同学”,也可能与全球任何角落的学习者结成同盟。“同学”的概念将被无限延伸,未成年人将不再占据学习的主流,终身学习者将遍布全球。与此同时,教师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职业,相反会成为最自由的职业,“智能机器人教师”、“独立教师”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高歌猛进,替代传统教师职业。同时,师生的界限将被彻底打破,“这间教室、这个课程里的学员,到了那间教室,那个课程里,或许就成了老师。10岁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老师,可以向60岁的长者传授知识。”“能者为师”的时代即将也必将到来。再次,对于未来学习中心的教学内容(即“教什么”),教学方式(即“怎么教”)和教学评价(即“怎么评价”),作者也提出了明确的建构理论与实践模型。首先是教学内容,作者以新教育实验卓越课程体系的理论为纲要,提出了“以生命为基石的真善美课程”,他认为,“在以生命的幸福完整为终极目的和当下尺度,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潜在的理论工具,以活生生的人为中心的三维空间里,可以建构起未来课程的体系架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则明显地呈现出“个人化”、“整合化”与“定制化”倾向。正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定位,未来学习中心的教学方式凸显出“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基本特征。“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所引爆的,必然是整个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作者结合国内外先进案例,从“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学习时间弹性化与学习空间多元化”,“学习游戏化”,“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沉浸式学习”,以及“项目制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论学习”等多维视角,阐释未来教学方式可能带来的巨大改变,也进一步引发了对“教育评价”的探讨。针对当下教育评价的种种弊端,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学分银行”的构想。他认为,在未来的学习与建构中,评价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分数,学校和学历等显性要件,而是对学生完整人格的构建,即“我学到了什么,我分享了什么,我建构了什么,我创造了什么”。所以,未来学习中心将为学生开设“个人账户”,利用“学银在线”类的网络技术平台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终身学习档案,构建“学分银行”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最后,作者就“家庭定位”(即父母做什么)和“政府职能”(即政府干什么)两个方面,对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和完善做了进一步阐释。作者明确指出,家庭将以“王者归来”的姿态,再度成为“学习中心”。父母将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陪伴者,更要承担起未来学习中心“发现者”、“创造者”、“管理者”、“参与者”“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多重身份与职能,正所谓“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而未来学习中心的健康持续发展,必然要依托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其提供有力的监管与扶持。就此,作者提出了微观层面的几点可行性建议,即首先要“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划定底线,降低学习难度”,其次要“当裁判员,当采购员”,以此“认定合格的学习中心,采购培训机构的公共服务”,“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平台,采购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最后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如考试与评价等。以上是对《未来学校》一书内容与结构的整体呈现与粗浅分析。毋庸置疑,这本书的受众群体甚广,某种意义上来说,它适合每个对学习有诉求的人。诚如作者所言,“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未来学习中心将全面取代传统学校,“不仅涉及基础教育,也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仅涉及学校教育,也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所以,对于读者思路,我还想提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果是通读此书,读者可首先尝试着接受未来学校这一概念和存在方式,然后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如果是精读此书,读者则需要把自己进一步置身于终身学习者之列,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去解构未来学校对自己未来发展所构成的机遇与挑战,并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等合理方式,尝试以小目标小任务的节奏,推进对未来学校的理解和适应。虽然未来学校终将到来,但并不意味着明天就会发生。就像在序言中,朱永新先生针对写作过程中时常被读者追问“未来到底有多远”这一问题时表述的那样,“抱歉,我无法确切地回答,未来,究竟是5年、10年还是15年。我想,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不会像社会革命一样,一夜之间风云突变。相反,它润物无声……所以,我们与其追问未来到底还有多远,不如关注可能影响未来的每一个小小的趋势性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未来学校所关注的,仍然是人格的整全,而不是技术革新下人格的隐蔽。所以,对于读者而言,借未来之名,直接否认某种教育现实,以大跨度的方式鼓吹和推进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都是激进而有失理性的,也违背了作者的初衷。最后谈一谈作者朱永新先生。作为当代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始终游走于教育探索者,实践者与决策者的多重身份之中。所以,当他探讨未来教育,未来学校这类宏大命题的时候,体现出了朱氏作品中所独有的 ‘顶天立地”式的叙事风格。所谓“顶天”,即叙事视野直接放眼于全球化背景,叙事主体面向全人类本身,而非某一国家某一民族或某一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从而使叙述和论证过程呈现出开阔的生命气象;所谓“立地”,即整个叙事和论证过程都熨帖中国的教育现实,以接地气的方式,为千万困顿于当下生存状态又迷惑于将来生存趋势的中国学校,家庭和个人,提供最直接的建议和方法,去迎接已然到来的未来。所以,在论证未来学校即将发生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甚至是必然性的时候,朱永新先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预言家;而在阐述未来学校对全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颠覆与重构时,他又是心怀善念的珍贵的普通人。因此,通览全书,朱先生在论述中处处洋溢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强烈的人文关怀,而绝非作高高在上的权威论断。他真诚地答疑解惑,孜孜不倦,让未来学校的卷轴徐徐展开,步步推进,使读者在醍醐灌顶的脑力风暴与内力觉醒中又倍感温情喜乐。未来已来。在未来学校这一无限延伸的时空场域中,每个置身其中的生命,都必然为之发生改变。这并不是作者以预言方式强加给读者的心理预期,而是作者在忠于教育本质的多年探索后,对未来教育发展可能性的理性分析与客观判断。朱永新先生所倡导的,是生命个体与社会群体对待未来教育的开放性心态与成长性思维。诚如新教育实验一贯秉持的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想,这或许也是朱先生对未来学校之于生命价值的期许吧。
作者简介: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30人论坛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600余篇;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致教师》等40余种著作,其中《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20余种专著被译为英、日、韩、法、蒙、俄、阿拉伯、哈萨克语等15个语种。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被评选为“当代教育名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改革开放40年教育40人等。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42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近500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致教师》——
精彩书评:教了十几年书,我每天进出教室,每天站在讲台上挥洒青春,教室已是我人生重要的舞台。但我并没有想到教室与幸福的关系,朱老师一句“教室就是幸福的源泉”,打开了我幸福的瓶盖,让我重拾丢在教室里的点滴幸福,更让我知道在教室里如何孕育幸福。——中国最美乡村教师 曾维奋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自然,读《致教师》似乎是在与一位智者畅谈,又似乎是在与自己的内心交流,真实而心动,让人不得不赞叹、折服。——苏州第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王开东“幸福”与“完整”,成为教师生涯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在朱教授的眼里,教师不再是春蚕,不再是蜡烛,不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教师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北京市教科院数学特级教师 吴正宪
精彩书评:《未来学校》不仅仅是关于教育将来会怎样的预见之书、畅想之书。书中就如何将因材施教做得更好、更有效而阐述的种种方法,必将会对当下从小学到大学的教与学两个向度,产生旨在改变思维模式的深远影响!———著名作家梁晓声他的眼光,已经越过了对于教育的功利追求,远达历史深处中国对于未来真正的人才的需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朱永新教授是我见到的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他对于未来教育的变革有着系统深入的思考,并且朝着他设计的未来教育蓝图孜孜不倦地前行。他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在当今世界都是出类拔萃的。——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